居家智慧照顧在近期形成一股風潮,讓我想起大約10 年前在學術界曾經有一波討論隱性輔助科技( Ambient-Assisted Living,縮寫為 AAL ),預測未來10 年的社會變遷:全球將逐漸成為高齡化社會,會看到網路連線、行動裝置的普及等,因此提出打造 AAL 隱形輔助生活的科技。
AAL 魔法:不知不覺地好用
首先我想先談「隱形科技」這個有趣的概念,想到高齡科技,我們常常就想到許多聰明的工具。例如一個聰明聽話的機器人,可以分擔高齡者的家務,減少體力負擔、增進生活的方便。但是 AAL 首先強調「隱性」的概念,讓高齡者在不知不覺中,能夠更自主、更有尊嚴的生活。
在這些學者的心目中,在智慧高齡生活環境裡,重點不是很聰明、厲害的神奇科技, 而是一個隱性的幫助者。舉例而言,老花眼鏡就是了不起科技,高齡者戴上眼鏡,就可以看到很小的字,眼鏡很方便、實用並融入生活, 戴著眼鏡不知不覺就解決老花眼問題,那樣自然、實用。AAL 隱形輔助科技應該要做到這樣,方便、自然、隨心所欲。
遠離科技照護的迷思
隱性科技的相反就是「過度科技」,所謂的過度就是試圖「取代」人的功能,這對高齡者的健康不但沒有幫助,往往還造成更快的退化,更忽略了高齡者對自主尊嚴生活的渴求。
人性的最深層部分,是希望有尊嚴、有意義的生活,是跟人持續互動,而不是寂寞地被機器包圍著。芬蘭插畫家卡爾森曾畫過一幅插畫,故意凸顯一個人被一堆機器包圍,雖然是有點誇張的圖,但也提醒我們,過度科技無法達到我們期待的高齡幸福。隱形輔助科技的境界就是無處不在,但看不到它在哪,符合人的自主尊嚴,滿足心理的被關懷需求。
成功關鍵:服務生態系
AAL 隱性輔助科技照護環境,重點在形成一個網狀的生態系統,而不是一個線性串連的科技組合。現在政府大力推廣在地老化,正需要隱性輔助科技的生態環境。高齡者在居家的空間裡,有各式各樣的感測器,在能夠顧及隱私的原則下,掌握活動狀況,幫助趨吉避凶。這些資訊必須被妥善的整合,在有必要的時候,傳輸到服務的單位。
整個在地老化的生態系統需要有完整的資訊整合與溝通,包含醫療、照護、購物、飲食、交通、社交與娛樂等。透過完善的連結, 讓服務即時有效,也讓高齡者保持生活自主、豐富。
這樣的生態系統,概念上不難了解,但執行卻非常地困難!首先需要有牢靠的網路通訊,接著要有強大的系統運作、安全的資訊傳輸來形成網狀鏈結。建立上述基礎的同時,還需要把眾人能力、資源結合起來,即時串連完整的服務功能。最後,最重要也最現實的,就是需要有新的商業思維,釐清責任義務,制定合理的收費分配,讓整個系統長久運作。
AAL 時代帶來新商機
AAL 的思維經過10 年的發展,許多條件已經成熟,現在來到了實現的時刻。大部分的家庭都有無線上網,行動裝置和 4G 上網也相當普及,許多智慧產品的設計也思考到「全齡適用」。
若能抓緊隱形輔助科技的思維,將高齡者的居家生活默默地連結上周圍的資源、專業服務,如此不但能讓高齡者舒服地自主生活,也能減少社會負擔,更令人期待的是,整個服務生態系運營廣度持續擴大,商機從中而生。
作者 / 康仕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