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看到非常多針對高齡者的創新科技,但真正成功普及的居家照護科技產品少之又少。從功能面來說,物聯網、輔助科技、以及其它AI人工智慧的產品,確實可以支持長者獨立生活,但是心理層面,並沒有讓高齡者安心使用。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最近發表一篇研究,該研究針對30多位平均年齡80歲的受訪者,進行焦點團體訪談,深入了解高齡科技產品為什麼無法切中長者的需求。除了高齡者的使用習慣與數位認知外,這些產品往往忽略長輩心中在意的隱私問題,成了普及這些高齡科技產品的阻礙。
重視隱私有不同程度
此研究按照受訪高齡者對於資訊隱私的在意程度,分為3種族群:
-
非常重隱私(40%):這個族群屬於隱私權的基本教義派(Fundamentalists),非常重視資料隱私,相信自己應完全擁有資訊的掌控權,支持嚴格的法規保障個人資訊的收集與使用。
-
看狀況重視隱私(47%):這個族群屬於實務主義者(Pragmatists),指如果可以帶來個人利益,可以將資訊揭露給信任的單位。
-
不在意隱私(13%):這個族群屬於不在意者 (Privacy unconcerned),對於隱私保護與控制個人資訊使用,沒有很高的需求。
由上述結果可以看出,隱私是高齡者非常重視的部分,非常在意自己的資料是否能夠掌控。加上不了解新興科技,在重視隱私的前提下,對於新產品會有先入為主的排斥。
另外接近五成的人,對私也是有相當的顧慮,必須要充分理解資料的用途,並且要對自己有利,才願意揭露自己的隱私資料。如果新的科技並沒有讓這類高齡者理解資料的使用,以及產生的助益,也很難說服高齡者採用新興的科技。
注重保障隱私的設計
近期也有瑞典研究顯示,影響高齡者接受科技產品的因素在使用前後會有所不同,例如,使用前會在意價位、系統誤報、使用難度、對健康的負面影響等,但開始導入使用後,這些擔憂就消除了,甚至有些負面擔憂轉為正向觀感。例如,以為會造成兒女的負擔,但使用後發現其實可以減少家人的辛勞。
然而,關於隱私相關的考量,在科技產品的使用前後都持續存在。突顯高齡者對科技產品的排斥與恐懼使用,背後都離不開隱私問題的擔憂。高齡者科技熟悉度普遍偏低,在設計過程中,應考量高齡者的使用經驗,以及他們對於資訊外流的擔憂。
避免高齡者因為不熟悉操作流程,而感到退縮與害怕,即便對於資訊詞彙感到陌生,仍然可以清楚了解自己對於個人資訊的掌握度,做到這些都是發展高齡科技產品時的挑戰。
台灣即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老老照顧的比例正逐漸攀升,要讓物聯網、軟體科技的產品可以真正幫助到長者與照顧者的生活,必須從設計的角度,解決長者排斥與不善操作的原因,從接觸介面的設計,以及產品的宣傳面思考,降低他們對隱私資訊外流的擔憂。
作者 / 康仕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