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公阿嬤的第二個家──老拾光日照中心 用陪伴,讓他們重拾往日的美好時光

阿公阿嬤的第二個家──老拾光日照中心 

用陪伴,讓他們重拾往日的美好時光 

發佈日期:2025年10月16日

  「阿公,小心喔!來,這邊坐。」初次見到胡沅梁護理師時,看到他攙扶著一位長輩,臉上始終掛著親切的微笑,說話語調很溫和,給人一種可靠的安心感。與大多數醫護人員的背景不同,他的職涯起點並不在護理領域,而是在同樣都需與人緊密聯繫的工作中,像是國中小補習班老師、游泳教練,甚至擔任過領隊導遊。問他為何會轉入這行?他說:「我本來就很喜歡跟人相處,尤其長輩都有很多的人生故事,像一本本的書,和他們一起,就像是聽我的爺爺奶奶在說故事。」 

  有別於現在需要跟人深度互動的日照中心,他上一份工作是在大醫院的急診室。「在分秒必爭的急診室,是非常省話的。我一個人要照顧10位病人,翻身、拍被、給藥等,每一床能分到10分鐘都已是極限,根本不可能有時間了解每一位病患。」而更讓他頭痛的是,還有大量文書作業得處理。「每個個案一天都要寫2篇報告(上午下午各1篇)、3~4個評估(身體/疼痛/護理紀錄),加上工作交班單……等,加起來一天要寫幾十份報告。」回想起當初那段昏天暗地的慘痛文書歲月,他說:「我們用的是20幾年前的老舊系統,資料非常龐大,卻都散落在(電腦)不同地方,每天即使加班2-3小時,還是寫不完,半年後,身體就出現警訊。」最後不得已選擇離開,因緣際會得知老拾光在徵人,從此開啟他的長照生涯。「以前上班前心情都很沉重,現在會很雀躍,每一天都很期待。」

加入老拾光這個大家庭──幫助長輩拾回以前時光,擁有精彩的老年生活

 

  來老拾光的長輩們屬於輕度到中度失智他認為失智症只是大腦逐漸退化,不代表什麼事都不能做。長輩們不是病患,而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把他們當成『一個正常人』來照顧。」無論是自理吃飯、收盤子、緩和運動等,只要在長輩的能力範圍之內可以鼓勵他們動手做。「這樣反而能有助延緩長輩退速度與時間。為讓這些老小孩們有意願跟著動起來老拾光特別導入蒙特梭利,找了音樂治療師、物理治療師等,透過設計過唱歌、遊戲、體適能不同活動,長輩越動心情越愉快,同時強化四肢穩定度有位骨質疏鬆容易骨裂的爺爺之前在家,心情常常很鬱悶,自從到這感而發地對他「我在家雖然被保護得很好,但我來這邊才是真正的開心。」 

透過唱歌、律動等方式進行的音樂治療,不但能紓解煩悶,更能有效減少失智長者的躁動行為,也是老人家們最喜歡的活動之一 

 

  目前每天約有35長輩會來中心,護理相關工作由他一人負責。「一早第一件事是先跟他們講講話,同時確認、評估身體狀況,有沒有哪些地方不舒服、哪隻手或腳比較無力。接著測量血壓、血糖等各種生命徵象。每天同時要紀錄這麼多個長輩的各種數值與狀況,整理起來應該很耗時?!沒想到他立刻笑:「成立時,我們使用Jubo日照系統,一個介面就能馬上掌握所有訊息使用上也很直覺重複性的字眼還有模組可直接選用。幾十份資料,只要1小時就能輕鬆完成真的超順手。」有效率的文書處理也讓他終於享有正常作息。「之前我在急診室用餐時間大概只有15分鐘,常常都是到便利商店隨便墊一下肚子。現在可以有完整1小時好好吃飯了。 

只要看主畫面,所有個案資料都清清楚楚,使用快速又直覺,自然有更多時間去處理其他事情

  此外,Jubo最讓他讚不絕口的「生命徵象AI警示」功能「之前曾經一早測量時,系統偵測到有位奶奶血壓值特別低,觀察果然有不舒服,我趕緊帶她到樓下衛生所檢查,結果是泌尿道感染幸好有異常通知,才能避免更嚴重的後果。而長輩年紀大了,多半都有多重慢性病,複雜的用藥如果只讓長輩自行處理很容易忘記或混淆,進而導致病狀日益嚴重。「我會在Jubo建立個別的用藥計劃單,如有藥物重複,系統也會通知,便於能醫生討論調整用藥。」要把藥單完全交付給他人,並容易的事,得花很多時間才能建立關係。「很感謝長輩和家屬願意信任,我常說,我現在應該是30幾位長輩的孫子吧?!」 

之前曾有一位長輩一天得吃24種藥,經過慢慢調整後,才終於回歸正常數值,並成功減少用藥 

  正因為把他們當作自己的爺爺奶奶般真心對待,在長輩有意外時,他也額外照顧。「記得有位爺爺腳底長了一個大膿瘡,只能暫停日照服務,在家休養。還是每天都會去看他,關心一下傷口狀況,主要也是因為擔心如果後續沒處理好,最嚴重甚至可能得截肢,大概去了一個月吧!」雖然這位爺爺在這段期間,並不在他的職責範圍內,但也沒有覺得麻煩覺得既然是我們的個案,還是好好完成,把每一件事做好就是最好。失智長輩可能會忘記的名字、臉孔,但對他的好,他其實都會記得。」 

「長輩不管有沒有失智,其實對他們是不是真摯,他們都很清楚的。」

  保持開朗、樂觀的心,有問題,大家就一起開會討論、想辦法解決。也正因為這份熱誠與初衷,讓他能持續耕耘長照,近期中心也開始拓展到居家服務,現在約有100多個個案。「工作真的越來越繁忙了!」而對於未來會有更多AI、科技化的系統協助,他樂見其成,卻也不忘點出關鍵核心:「那些都是很棒的輔助,可以減少長照的工作壓力跟繁雜度,但最重要的絕對還是『人的陪伴』。」 

  傍晚,窗外炙熱的陽光漸漸變得柔和,就像步入日暮之年的長輩們,散發著溫暖的餘暉,隨著夕陽準備啟程返家。他也開始忙著協助爺爺奶奶們搭乘中心的交通車回家。「長照是我一輩子可以做的事情。」他堅定地微笑說道。 

我們透過設計將環境地域性與材質對話,連貫「物」與「質」,讓空間啟動使用者從過去延伸未來的連結,創造室內空間的人文故事,捨棄風格之於美感表現的桎梏,材質透過比例原則詮釋獨一無二的室內情境,重新賦予人的情感記憶。生活,於牆體文本裡細水長流,潛藏感官之於空間的思維脈絡。